西江月·秋收起义

[近现代] *********/134℃/2024-06-05

军叫工农革命,旗号镰刀斧头。

匡庐一带不停留,要向潇湘直进。

地主重重压迫,农民个个同仇。

秋收时节暮云愁,霹雳一声暴动。

简介

《西江月·秋收起义》这首词是歌颂秋收起义的,采用由近及远的方式,从起义的行动写起,追叙起义的原因。结构上,层次分明,前后呼应,浑然一体,词语明快,色彩鲜艳,很有感染力。

注释

①西江月:词牌名,由李白《苏台怀古诗》的“只今唯有西江月,曾照吴王宫里人”的诗句得名。

②军叫工农革命:当时国民党的军队称作“国民革命军”,共产党领导的起义队伍就叫“工农革命军”。二八年五月,中共中央在《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——军事工作大纲》才正式规定,“在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,可正式定名为红军,取消目前工农革命(军)的名义。”

③旗号镰刀斧头:这是当时的军旗。三三年改为镰刀锤子,后演变为现在的八一军旗。

④匡庐:原为修铜,即修水、铜鼓,江西省县名。

⑤潇湘:原为平浏,即平江、浏阳,湖南省县名。

⑥暮云愁:象征反动势力压顶,百姓生活窘迫。

赏析/鉴赏

上阕表达了工农革命军行动的迅速和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。开头两句:“军叫工农革命,旗号镰刀斧头。”旗帜鲜明,铿锵有声,为全诗创造了昂扬奋发、气壮山河的氛围。与以往的军事行动不同,这次起义不再借用国民革命旗号,而是第一次坚决、公开地打出工农革命和共产党的旗号,表示它是一支受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军队,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。“匡庐一带不停留,要向潇湘直进。”这两句说队伍走向,突出指挥若定的气概及奋勇前行的气势。

下阕追叙起义的原因和不可阻挡的气势,照应了上阕,必然的因果关系显得极有说服力。“地主重重压迫,农民个个同仇。”起始两句强调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的尖锐程度,指出秋收起义的内在原因及动力。“秋收时节暮云愁,霹雳一声暴动。”前句写地主催租索债给农民带来无限的悲愁,于是后句“霹雳一声暴动”便成为必然之势,顺理成章,形象生动,充分显示出起义的正义性,有力地鼓舞了广大工农群众。

另外,这首词遣词造句,明快有力,富有文采。“旗号镰刀斧头”,使工农革命的特点表现得具体鲜明;“匡庐”、“潇湘”,以当地的名山名水指代两地,简练含蓄,充满诗情画意,富有魅力;一个“直”字,坚决明快!“同仇”,既典雅又易懂,雅俗共赏;“暮云愁”、“霹雳一声”,比喻形象,有气魄。

  • 家园即事邹迪光 [明]

    买得菟裘已十年,朅来归隐共周旋。为山直割云头石,凿沼频偷地底泉。清梵自天投宝篆,疏钟挟雨答朱弦。生平不少蛾眉妒,剩有烟霞...

  • 再用韵三首·凤台仙姊卷银篁裘万顷 [宋]

    凤台仙姊卷银篁,归去瑶池试晓妆。剩粉残脂无处著,化为风絮满池塘。...

  •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吒之讽吟·宿嗜本幽间程公许 [宋]

    宿嗜本幽间,世途倦驰聘。迫芘门户吒,强把冠佩整。如手误一来,麾退谅予警。宽恩假郡寄,静俟亦天幸。橐空归无家,旅泊仰微廪。...

  • 秋歌公鼐 [明]

    宵烛无余光,熠耀已在堂。萤光能几许,焉照妾中肠。...

  • CopyRight © 2008-2024 小百通网 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接受色情、低俗、侵权、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,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!
    如有争议请联系,shantupian#163.com (发邮件请将#更改为@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