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字木兰花·广昌路上

[近现代] *********/135℃/2024-06-05

漫天皆白,雪里行军情更迫。头上高山,风卷红旗过大关。

此行何去?赣江风雪迷漫处。命令昨颁,十万工农下吉安。

简介

《减字木兰花·广昌路上》是*********创作的近代词之一,减字木兰花是词牌名。这首词创作于*********在吉安陂头参加会议期间,回忆了1930年1月中、下旬行军在广昌路上的情景,这首词可以看做《如梦令·元旦》的姊妹篇。

翻译/译文

天全白了,大军在雪中前进,心情迫切。头上是峻岭,狂风漫卷红旗越过关山。此行将去何方?赣江畔风雪正迷乱。命令昨日已下达,十万工农武装就要直取吉安。

注释

①减字木兰花:词牌名。

②广昌:江西南丰县南,抚水上游西北岸。

③漫天:满天。

④情更迫:发表时原作“无翠柏”,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《*********诗词》改为“情更迫”。大关:指险要关隘。

⑤赣(gàn)江:江名,位于长江以南、南岭以北西源章水出自广东省毗连江西南部的大庾岭。

⑥吉安:现为市,在江西中部,赣江西岸。

赏析/鉴赏

逐句分析

上阕描写行军的场面。起句“漫天皆白”全景展现了恶劣的行军气候。“漫”、“皆”二字,充分写出了降雪之大。“雪里行军情更迫”用自然困难与心情的对比,拉大反差,突出了“情更迫”,写出了行军人内心的焦急,使人感到了行军步伐的不断加快,表现出行军队伍对困难的藐视。在大雪之外还有困难,“高山”、“风”、“大关”都挡在面前。然而“红旗”意象的出现,展现了红军队伍翻山越岭的动人画面,表现出红军战士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精神。

下阕回答行军的任务。“此行何去?赣江风雪弥漫处。”站在雩山向吉安望去,只能看到赣江那边风雪迷漫,可见雪还在下,遮住了远望的视线,写得既真实又形象。“命令昨颁”露出底牌,令人眼前一亮:“十万工农下吉安”。原来是十万之众的各路大军要一起会攻吉安。这时,作者不仅回答了行军的目标任务,而且回答了“情更迫”的原因,因为是十万人争相进军,所以要想不落人后就要快走快走再快走。这里一个“下”字,加强了工农武装力量雷霆万钧的气势和必胜的信念。

整体把握

纵观全词,意境壮阔,感情豪放。特别是“行”、“过”、“下”三个动词的运用,串起了整个事件的开始、经过、结尾,使动词的独立性与连贯性达到了高度统一。

*********作词,一般先将美丽的大自然描绘在面前,然后再将重大的历史事件放在这个壮美的环境之中,从而营造出极为和谐的诗歌意象和典型的文学形象。

  •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·海内声名满仲并 [宋]

    海内声名满,溪头且寓居。曾来非俗客,亦爱是吾庐。远道勤为问,平时懒作书。郡楼閒极目,细看北来鱼。...

  • 望湖亭读坡仙诗景仰高风重题四韵邓雅 [元]

    不识眉山苏学士,望湖亭上忆高风。心胸自可吞彭蠡,眉宇何高见华峰。旧日题诗留篆刻,平生为国守精忠。文章千古谁能似,湖水滔滔...

  • 答王掀起将士刘克庄 [宋]

    明时无复精英气,化作祥风及庆云。马鬣安能埋此骨,□□亦可与斯文。当年宾客谁珠履,今日郎君尚练裙。独有后村翁尚在,匹雏无力...

  • 诗送朱用辅北归省墓·其三倪岳 [明]

    君家好兄弟,玉树森以敷。季也更超特,落落珊瑚株。...

  • CopyRight © 2008-2024 小百通网 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接受色情、低俗、侵权、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,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!
    如有争议请联系,shantupian#163.com (发邮件请将#更改为@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