巳酉端午

[明] 贝琼/169℃/2024-06-12

风雨端阳生晦冥,汨罗无处吊英灵。

海榴花发应相笑,无酒渊明亦独醒。

简介

贝琼生于元代中后期,因元朝统治者废除科举考试,并对汉族知识分子采取压迫和歧视政策,汉族知识分子多怀才不遇,有志难伸,诗人在端午节,看到狂风暴雨,想起屈原这位怀才不遇的伟大爱国者,不禁兴叹,同时也表现了自己虽怀才不遇但仍旧洒脱的一面。

翻译/译文

己酉年的端午节那天,天公不作美,狂风大作,暴雨倾盆,一眼望去,一片天昏地暗;整个汨罗江上,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,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。

石榴花如火地开着,似乎正在笑话我,我只好自我解嘲道:其实,陶渊明既使不喝酒,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。今天,我虽无法凭吊屈原,我也一样仰慕他。

注释

①端阳:端午节。

②晦冥:昏暗;阴沉,昏暗气象,出自《史记.龟策列传》。

③汨罗:汨罗江。

④吊:凭吊,吊祭。

⑤英灵:指屈原。

⑥海榴:即石榴,古人以石榴传自海外,故名。

⑦渊明:指陶渊明,东晋诗人。

⑧独:独自。

⑨醒:清醒。

赏析/鉴赏

诗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,天气昏暗,使得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,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,怀才不遇,千年后的风雨还耽误了人们对屈原的祭奠和怀念,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凭吊屈原英魂的地方,诗人心中不由得伤感起来,然而开放的榴花似乎在嘲笑诗人自寻烦恼,于是诗人只好自嘲的引用陶渊明的事迹,纵然陶渊明这样的纵情山水的隐士,对屈原的仰慕之情也丝毫未减。全诗在平淡的天气描写和议论中抒发情感。

此诗起句写景,先写端午节的天气,晦冥而有风雨,借景抒情,运用风雨之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,第二句兴“英灵何在”之叹,诗人想起了屈原的怀才不遇,运用屈原之典故,进而感伤身世,为屈原以及自己的怀才不遇而感到愤懑,“汨罗无处吊英灵”一句中的“无处”既对应了上文的风雨晦暝,也抒发了屈原英灵无人凭吊的伤感。

后两句将“榴花”拟人化,一个“笑”字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,使得全诗生动而蕴含趣味,诗人在与榴花的交流中,借榴花之“笑”流露自己虽有才华但是不得志的情感。巧用了陶渊明的典故,运用对比的方法,表在自嘲,实指超脱自我。一个”醒“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,回味无穷。

整首诗委婉多姿,工致含蓄,表现了诗人贝琼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哀伤,也同时抒发虽不被赏识但仍旧洒脱的豁达精神,表达诗人对隐士人格和精神的向往。

  • 苦雨·苦雨何其久方回 [元]

    苦雨何其久,山乡化水乡。月余沈碓硙,天半起帆樯。孰不思神禹,畴能饷子桑。溺饥非己责,愁绝望朝阳。...

  • 东巡台湾恒春丁日昌 [清]

    东瀛已是天将尽,况到东瀛最尽头。海水自来还自去,罡风时发复时收。徙薪曲突知谁共,衔石移山且自谋。饱听怒涛三百里,何人赤手...

  • 高邮至邵伯二首·其二萨都剌 [元]

    几度秋深未到家,满湖开遍水红花。远人日日频中酒,明月扁舟索买瓜。...

  • 题钱宰吸光亭图陈傅良 [宋]

    栖身身云梦八九上,用意风雩五六间。惟有澄有波兼皓月,尚怜波月蔽亏山。...

  • CopyRight © 2008-2024 小百通网 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接受色情、低俗、侵权、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,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!
    如有争议请联系,shantupian#163.com (发邮件请将#更改为@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