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飞伯劳歌

[南北朝] 萧衍/464℃/2024-06-05

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

谁家女儿对门居,开颜发艳照里闾。

南窗北牖挂明光,罗帷绮箔脂粉香。

女儿年几十五六,窈窕无双颜如玉。

三春已暮花从风,空留可怜与谁同。

简介

《东飞伯劳歌》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根据民歌改作的一首七言古诗,被郭茂倩收入《乐府诗集》。在《乐府诗集》中该诗被归为古辞,但王夫之《古诗评选》,陈祚明《采菽堂古诗选》,胡应麟《诗菽·内篇》及陆时雍《诗镜总论》等选诗和评诗诸家都认为是萧衍所做。诗歌描写一个男子恋慕一个少女的心曲。上句用伯劳与燕子的分飞来比喻情人之间的分离;下句用牵牛、织女隔河相望的典故,比喻与所爱的人可望而不可即。

翻译/译文

伯劳东飞燕子西去,黄姑和织女时而相见。

门前是谁家的女儿蹲坐住门前,她的美丽倩影投照在里屋。

皎浩的月光透过窗牖,照耀在女子的帷帐上,屋内飘散着脂粉的芳香。

女子今年将要十五六岁,身材窈窕,容颜如玉,洁白美丽,无与伦比。

但三春已经过去,日暮时分花朵都已凋零,女儿虽然可爱,但尚没有夫家,这般美丽又有谁爱怜呢?

注释

①伯劳:鸟的一种,属雀形目,伯劳科。除西藏无记录外,遍布全国。

②黄姑:牵牛星。

③发艳:艳光照人。

④闾[lǘ]:乡里。

⑤牖[yǒu]:窗户。

⑥明光:阳光

⑦绮箔:帷幔。

⑧三春:农历正月称孟春,二月称仲春,三月称季春。

赏析/鉴赏

这首诗前两句是比:“伯劳”,亦称博劳,又名鵙,是一种健壮的益鸟。“黄姑”是河鼓的转音,即牵牛星。以东来西去的鵙与燕,以隔河相对的牵牛与织女,比喻彼此常常相见却不得相亲相近的情景。

接下来的四句,是作者以诗中男子的立场,即目即事所作的实景描写:"对门居住的是谁家的女儿呀?那张笑脸和乌亮的头发照亮了整个儿闾里。那女儿容光焕发,无论她是站在南窗内还是北牖下,都想象似在那挂一个明亮的小太阳,且连那罗帐和细绫制的绣帘都溢散着脂粉的芳香。那姑娘年仅十五六岁,窈窕无双,面如美玉,堪称绝代佳人。“

诗的最后两句,是由此引起的兴叹:“哎,如此隔街相望下去,一旦那佳丽三春已暮,花从风落,岂不空留下一片可怜!那时她又将随何人而去?”

此诗以“实理实心”描写了一位男子对一位少女的恋慕之情。肝胆剖露,不事浮饰。因而后来唱和者甚广:上起萧衍的儿子梁简文帝萧纲,下至唐代李暇,仅《乐府诗集》就以同名同题收列了十首之多。然而论起造诣,却无后来居上之感,大多不及萧衍这首朴实大方。

  • 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·其六黄省曾 [明]

    茫茫大宇内,幽怀罕所同。求之竹帛间,赖有浔阳翁。翳宅惟蓬蒿,挂壁仅丝桐。举火虽常乏,君子固其穷。丈夫苟不遇,蓬累播贞风。...

  • 答吴与几二首·旧庐邻通衢李复 [宋]

    旧庐邻通衢,先畴接近郊。居无风雨忧,岁免粒食劳。生理亦已愉,胸中胡郁陶。楹桷思丹刻,久厌处衡茅。服味喜鲜甘,每羞视锄薅。...

  • 秋晚十咏·暝坐李弥逊 [宋]

    隐几北窗静,柏烟生鼎迟。雨蕉寒入座,风竹暗侵篱。贝叶谈无相,桃花现不疑。叩床呼椎子,怜到暮钟时。...

  • 初秋寄成都宋推府明沈宣王 [明]

    关河西极目,山迥地连空。乡思牵梅柳,家书托雁鸿。繁云悬鸟道,瘴雾失蚕丛。坐听鸣笳远,悠然慷慨中。...

  • CopyRight © 2008-2024 小百通网 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接受色情、低俗、侵权、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,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!
    如有争议请联系,shantupian#163.com (发邮件请将#更改为@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