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棒鼓声频·题渊明醉归图

[元] 曹德/296℃/2024-05-16

先生醉也,童子扶者。有诗便写,无酒重赊。

山声野调欲唱些,俗事休说。问青天借得松间月,陪伴今夜。

长安此时春梦热,多少豪杰。明朝镜中头似雪,乌帽难遮。

星般大县儿难弃舍,晚入庐山社。比及眉未攒,腰曾折,迟了也,去官陶靖节。

简介

《三棒鼓声频·题渊明醉归图》是元代散曲家曹德的所写的一首小令。这首小令先描写陶渊明隐居山中休闲自得的生活,后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之情。全曲多次使用用典的表现手法,将作者内心的不满与向往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。

翻译/译文

先生我喝得醉了,仆童好好地搀扶着。有诗马上就写,没有酒喝就再去赊。山声小调想要唱一些、那些俗事咱不说,且向青天借一些松间的明月,陪伴俺度过今夜长安城里这时候春梦非常热。多少英雄豪杰,一天过后明天早晨的明镜中就白发如雪,那么点几的乌纱帽实在难遮。多少可怜的人,星星大个县官也不能舍,晚年则才想着要出家入什么白莲社、等到你加入白莲社,腰也经过多少次地向人折,一切都已经晚了迟了许多。看看,那才是抛弃乌纱帽的陶靖节。

注释

三棒鼓声频:元代时令小调,所属官调不明,元散曲中仅曹德有出一曲。曲调弄三叠,构成急促的三棒鼓声。

先生:指陶渊明。

长安:指京城。

春梦热:借用“黄粱一梦”典故,意谓京城里在朝百官此刻正做耆飞黄腾达的美梦。

乌帽:指官帽。

庐山社:慧远法师在庐山东林寺创建佛门白莲社。

“迟了”二句:意谓陶渊明辞官归隐实在太晚了,一个洁身自好的人根本就不应该踏入官场。

赏析/鉴赏

创作背景

该曲具体创作年份未知。陶渊明不堪官场污浊、弃官归隐田园的事迹,成为后世遁世隐者的楷模,流芳历代诗文。曹德在观赏《渊明醉归图》时,有感于现实社会,遂提笔抒怀,在画轴上写下了这首曲子。

文学赏析

“先生”两句是对整幅画面的总体描写,写出了先生的醉态、童子的动作,很是生动。接着“有诗”四句描写的是陶渊明隐居山中休闲自得的生活。在山间摆脱了凡尘中的俗事,喝着酒、写着诗、唱着曲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不受世俗束缚,只是随性所为,自由自在地生活。“问青天”两句提到了月和松,两者是高风亮节的代表,作者渴望松和月相伴,也借此表现了自己的气节和操守。

“长安”四句写很多人都渴望功名,渴望在官场崭露头角,然而这一切也不过是黄粱美梦、过眼云烟。“星般大”几句是作者对小官的劝诫,希望他们趁早归隐,不要被官场的污浊之气感染。由此可见作者对官场的厌恶甚至是痛恨之情。

整首曲子分为三个部分,分别描述了三类人:一类是归隐之人,他们自得其乐地生活着,有着作者所向往的自由与豁达;第二类是官场权贵之人,做着黄粱美梦,却不知尘世间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;第三类是尚且没有得志的小官,舍不得丢弃官位,最后落得晚年怨恨的下场,作者劝诫他们还不如早点学习陶渊明归隐山林。

作者多次引用了陶渊明的典故。“庐山社”指陶渊明的好友慧远法师在庐山东林寺创建的白莲社。“腰曾折”则是来自陶渊明所说的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,这些都表现了作者对陶渊明的赞赏与推崇之情。其中对隐居生活的描写则表现了他对归隐的向往之情。这与作者曾选择隐居的事实相呼席,表现了作者的洗择县心之所向,而不县沽名钓誉。

  • 秋雨偶书沈周 [明]

    云暗湖村水漫沙,秋堂萧飒类僧家。聪明比旧堂堂减,老懒随年数数加。风扇未愁蕉破叶,雨房偏恐稻伤花。坐深兀兀多资睡,强欲开书...

  • 偈二十二首·若欲正提纲释洵 [宋]

    若欲正提纲,直教大地荒。拟来冲雪刃,不免露锋鋩。...

  • 丞相马輓章黎廷瑞 [宋]

    平生甚似洪文惠,暮景惜不如盘洲。纤儿何人竟悮晋,大夫此日空非周。长夜漫漫不复旦,芳草凄凄其奈秋。遗书堕泪付千载,往从后轩...

  • 挽北山子何子三首·每侍图书右金履祥 [宋]

    每侍图书右,令人俗虑空。隐忧惟世变,卧病亦春融。圣处一言敬,天然万理中。音容今永已,哀痛隔幽宫。...

  • CopyRight © 2008-2024 小百通网 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接受色情、低俗、侵权、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,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!
    如有争议请联系,shantupian#163.com (发邮件请将#更改为@)。